必威体育官网

当前位置: 必威 > 学院资讯 > 必威体育官网 > 正文

志愿服务,我们在行动——《人民日报》报道必威研三党员曹礼勇支教感人事迹

发布时间 :2016年12月23日      阅读量:

12月1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组织奖、项目奖获奖名单揭晓,化工学院研三学子曹礼勇获得了2016年“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12月21日,《人民日报》以《志愿服务,我们在行动》为题,报道几位志愿者的感人事迹。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page/2016-12/21/18/rmrb2016122118_b.jpg

一群人的努力:为大凉山里的孩子架起希望之桥

文章提到:四川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里,活跃着这样一群志愿者:17年来,他们一届接着一届不间断地走进大凉山,为那里的孩子带去知识、带去生活的希望。

今年7月,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火普村,一座长50米、宽2米的吊桥竣工了。这是在支教团志愿者的倡议和募捐下,修建起的第三座助学桥梁。在参加吊桥落成仪式的人群中,有一个学生名叫曹礼勇,他是第十五届支教团一员,也是“彩虹桥”项目的发起人。谈起为什么如此关注山区孩子“上学的路”,曹礼勇陷入了回忆。

“2013年,我本科毕业后,来到大凉山里的一所乡村小学,当了一年的志愿者。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发生在9月底。那一晚暴雨下了一整夜。第二天,我发现有好多孩子没来上学。校长告诉我,没来的学生全是河对岸的。平时那里只是一条小河沟,中间放着几块大石头,水少的时候,孩子们踏着石头三步两步就跳过来了,水多的时候,脱了鞋子、挽起裤脚也就蹚过来了,但昨晚下了大雨,实在是过不来了。”

“雨还淅淅沥沥地下,我想对岸的孩子明天肯定又是过不来了。然而第二天早晨,我发现孩子们居然都来了。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有两个高个子同学把其他人背了过来。要知道,大山里九月底已经很冷了啊。于是我赶忙去找那两个学生,他们正在操场上跑步,说是‘太冷了,跑起来暖和点’。我一摸他们衣服,发现腰部以下全湿透了。”曹礼勇说:“那一刻,我的心像被针扎了似的。也就在那一刻,我知道,我必须为这里的孩子们修座桥。”

此外,支教团发起的“索玛花儿”扶贫助学活动,也给昭觉县的孩子与社会好心人士搭建起帮扶的桥梁。“帮助一个孩子”,建立资助人与贫困学子“一对一”的长期助学资助;“帮助一群孩子”,面向社会募集衣物、文具、书籍;“帮助一所学校”,向社会征集建立图书室、操场、改善教学环境……目前,扶贫助学计划资助人数达1000余人次,募集一对一资助款超过92万余元。

支教团的志愿者们相信,大凉山里的孩子们终将会像美丽的索玛花儿一样,在大山中绽放光华。

其实,曹礼勇同学的感人事迹早就在社会上引起的强烈反响。9月21日,《中国青年报》曾以《一川大学生到大凉山深处修建了三座桥》报道支教团事迹,国务院新闻办官方网站还特别以“支教大学生壮举”为题对该报道全文转载。10月14日,《华西都市报》头版以《支教老师搭起三座助学桥——曾在凉山支教的川大研究生说,“想做件有意义的事”》为题报道了必威研三同学曹礼勇的先进事迹。随即引发强烈反响,人民网、凤凰网、中国新闻网等众多主流权威媒体相继转载。

曹礼勇同学正是用实际行动在践行着“两学一做”的成果。在他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川大化工学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历开启了大山深处孩子们的别样人生,我们看到的更是一位大学生用自己的奉献和坚持为渴望知识的孩子们送去的爱心与希望。他的这种奉献与担当的精神正是我们每位师生需要学习的,也是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的川大品质、化工精神!

高敏 撰稿

学院党政办

2016年12月23日




上一条:海外华人高新技术协会春晖计划川大访问团团长 王晓华博士走进化工学术大讲堂
下一条:临时党支部助力脱贫攻坚,化工学院圆满完成雅江县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工作